副院长张芳儒围绕“学生分类培养”开展系列调研

发布者:zs发布时间:2023-06-25浏览次数:110

为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大兴调查研究工作的要求,聚焦学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建立分类教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可行性,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解决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差异化学习的难题,为学生终身发展提供服务,副院长张芳儒带队开展了调研活动。

5月15日至17日,张芳儒带领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等负责人到常州、无锡5家合作企业调研,采取现场察看、企业人员座谈、指导教师交流、学生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企业实习计划实施、安全与保险、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情况,就学生分类培养的可行性、人才培养质量和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讨论。

6月2日,张芳儒在图书馆视频会议室召开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路径调研会,教务部、学工处、人事处、科技与产业部、继续教育学院、各二级学院负责人等参加会议。根据现有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技能提升、职业规划的差异,探索建立基于差异化的分类培养人才新模式,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与会人员从所处不同工作职责层面,对分类培养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6月8日,结合2021级工学交替教学任务实施情况,张芳儒在图书馆智慧党建会议室召开分类培养路径调研第二次会议,10个工学交替专项工作组组长,部分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党总支副书记参加会议。教务部负责人解读了《分类培养实施方案》《工学交替实施方案》,参会人员围绕工学交替方案及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进行了交流发言。

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生源类型多样化、学生知识结构差异化的新形势,按专业编班的传统“大一统”人才培养方式,与学生能力、素质的差异导致其接受知识、提升技能呈现显著差异的矛盾日益凸显,既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求。下一步,要按照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要求,聚焦学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需求,妥善制定《分类教学实施方案》并试点实施,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逐步推广,做到“严、细、实”,破解学生个性化需求、差异化学习的难题,全面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育人水平,服务学生终身发展。

撰稿:教务部 马光辉

审核:教务部 侯亚合 李宗磊